為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增強思想教育與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化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9月3日,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湯春來帶隊前往武漢市青山區開展家訪活動。傳媒藝術學院院長劉福元、黨總支副書記熊雯婧及相關輔導員陪同走訪。
小齊,傳媒藝術學院2021級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學生,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在外務工,家庭經濟困難。入學以來,該生積極進取,擔任班干部認真負責,正視現實困難,自立自強,通過勤工助學賺取生活補助。
“歡迎老師們來我家!”小齊早早就在門口等候,滿懷熱情地帶我們走進家門。家訪中,湯春來對小齊同學的在校表現提出肯定和贊揚,并細致詢問了小齊家的經濟情況、主要收入來源、實際面臨的困難等情況。當了解到小齊同學堅持暑期兼職補貼家庭時,湯春來對學生自立自強的行為表示充分的贊許,并提出三點期望:一要關注內在,找到自己未來發展的道路,走出一條自我發展的道路;二要珍惜時間,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三要學會感恩,感恩親人營造的現有生活環境。
湯春來代表學校送上了慰問金及牛奶、月餅、學習用具等慰問物資,表達了學校的深切關懷。“沒想到孩子讀大學了,老師們還來家訪,特別感謝學校對孩子的關心和幫助”,小齊家人動情地說道,并對學校的資助政策、教育管理等方面表示衷心感謝。“老師們專門來家里看我,讓我感到很溫暖”,小齊表示今后將懷揣這份關愛溫暖前行,正視困難,心懷感恩,在新的學期更加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一定不會辜負學校的培養和家人的期望。
教育,是教師和家長的雙向奔赴;成長,是教師和家長的同頻共振;共育,是家校并肩攜手同心同行。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劃好家校共育的“同心圓”,從家訪做起,才能激發“1+1>2”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