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故宮的紅墻黃瓦,感受歷史的凝重,城池的恢弘,王朝的傳奇;化身為紅軍戰(zhàn)士,與戰(zhàn)友一起穿草地、過泥潭、爬雪山,走上長征路……
當這些場景如3D影片一般浮現(xiàn)在眼前時,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也不要蒙圈。這正是湖北科技職業(yè)學院(下稱湖科職)開設的“爆款”思政課的體驗內(nèi)容。
“情景體驗”讓思政課活起來
“很有意思,還有點刺激。”乍一聽這些詞語,你可能以為是在描述驚心動魄的過山車。其實這是湖科職大一學生葉淑嫻的VR思政課體驗感悟。“在上課之前,我十分興奮,覺得VR很有意思。真正體驗了以后,我發(fā)現(xiàn)紅軍長征真的很不容易。”葉淑嫻在課后作業(yè)里這樣寫道。

葉淑嫻的課后學習筆記
3月17日,極目新聞記者現(xiàn)場體驗了湖科職的VR思政課。通過操控遙控器,戴上VR一體機就進入了“虛擬世界”。屏幕正前方出現(xiàn)了7個不同的課程主題。記者隨機進入“長征精神”章節(jié),點擊“開始體驗”后,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望無際的草地,不遠處還有幾名紅軍艱難地攙扶著戰(zhàn)友前行。左右晃動VR一體機,還可以觀察到周遭的環(huán)境狀況。走過沼澤地時,有“陷入”的感覺,攀爬雪山時,會“哐”地一聲突然滑落。

進入情境后的視覺效果照片
湖科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胡繼慧向記者介紹道,該思政課堂利用VR技術沉浸感、交互性強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仿真的學習環(huán)境,打造可交互、沉浸式的三維學習環(huán)境,力求讓學生實現(xiàn)感情共鳴。

記者正在體驗VR設備
據(jù)悉,湖科職VR虛擬仿真實驗室于2020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總投資約150萬元,總面積27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約118名學生。記者看到,合理的排距、座距,使得座位的舒適性與觀賞效果好。第一排桌椅的輪子是滾狀的,可以隨意移動,方便開展小組討論。同時,講臺的高度控制在20cm以內(nèi),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地給學生講課。

思想政治理論課VR體驗式教學中心
“每次思政課堂的人數(shù)都是爆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很高,還有不少體驗過的學生會申請再來上課。”湖科職青年教師高雅芯興奮地說。
雙重加持讓思政課成效顯著
VR的加持讓課堂體驗變得有趣,教師的精心備課則讓思政課堂變得“有干貨”。
“同學們,大家知道我們學校的操場有多少米嗎?”
“400米。”
“那你們知道嗎?在長征途中,每300米就會有一名紅軍犧牲。”
高雅芯在講授“長征精神”時,常常會以這樣的方式開頭。她認為一場好的思政課,一定是如鹽在水,潤物無聲。
據(jù)高雅芯介紹,每節(jié)思政課程由三個部分組成。教師專題講授20分鐘,學生沉浸體驗40分鐘,小組討論30分鐘。課后,學生還要上交體驗筆記。同時,授課教師還不定期開展問卷調(diào)查,用以調(diào)整思政形式和課件內(nèi)容。

青年馬克思主義知行學會開展“觀紅色影片,續(xù)五四星火”迎五四主題觀影活動
“有學生體驗了VR思政課后,就開始積極在社團舉辦紅色朗誦比賽,開展紅色精神宣講、紅色電影展播活動等,還有很多學生積極加入青年馬克思主義知行學會,主動提交入黨申請書,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高雅芯說。
劉亞奇是湖北科技職業(yè)學院軟件技術專業(yè)學生。去年,他獲得202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這是該校學生首次獲得此類榮譽。
大一時,劉亞奇體驗了一堂生動的VR思政課。課后,他主動申請加入了青年馬克思主義知行學會。因為身患腦癱,右半邊身體行動不便,剛入校時,他面臨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難。“雖然上天給我關上了一扇窗,但學習了長征精神,我覺得這都不算什么。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我可以決定我以什么樣的方式去生活。青年人要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要自食其力,努力奮斗。”劉亞奇說。
課程不僅面向學生 更覆蓋到社會大眾
湖北開放大學與湖北科技職業(yè)學院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辦學管理模式,不僅有全日制在校大學生一萬余人,還有全省開放教育體系十二萬名開放教育學生。
湖北開放大學在建思政金課《廣惠中國》,取名靈感就是來源于開放教育理念。對思政課程的精心設計,讓該校的思政教育做到了“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
據(jù)悉,從2020年投入使用以來,該思政課VR體驗式教學中心面向湖北開放大學體系內(nèi)師生開展教學近2萬人次,同時不少省級開放大學、高職院校還多次來體驗中心參觀學習。
湖北開放大學在全省設有80個教學點,通過線上直播課、線下思政講堂,將專業(yè)知識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授課對象從職業(yè)院校學生,覆蓋到了社會大眾。
胡繼慧最近忙得腳不沾地。馬上全校要開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的課程思政活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不僅可以提高大家的英語水平,還能增加民族自豪感。這是學生的擔當,也是我們課程的擔當。”胡繼慧說。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在湖北開放大學,校級領導每月至少要聆聽一次思政課程,而且要深度參與思政授課。除了校領導,校內(nèi)外優(yōu)秀教師、專家、名人、先進模范都被吸納為思政的“智囊團”。
張文江是湖北開放大學的一名在校生。雖然已經(jīng)參加了工作,但他仍有提升自己的想法。通過該校的線上思政學習課程,他經(jīng)常能聽到不少有趣的經(jīng)歷,這些大部分來自各企事業(yè)單位的先進模范。2022年,他在參加了《誰不說我家鄉(xiāng)好》思政實踐成果視頻展示大賽,獲得二等獎。
2021年4月13日,湖北開放大學思政講堂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譚院士分享了自己如何從電大起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逆襲人生。當時引起了多家媒體關注。
“譚院士是從電大畢業(yè)的,他的分享鼓舞了我們很多學生。”談起當年的這節(jié)思政課,胡繼慧的印象仍舊很深刻。她介紹到,目前該校共舉辦60期思政講堂,對課內(nèi)課外、校內(nèi)校外、線上線下的思政教育素材,做到了“全覆蓋”。其中線上思政講堂最高在線人數(shù)達4000人次。

湖北開放大學黨委書記劉義宣講現(xiàn)場
湖北開放大學黨委書記劉義每學期至少會開講2次思政課程。一堂好的思政課是什么樣的?如何助力思政課提質(zhì)增效,在發(fā)揮現(xiàn)有優(yōu)勢基礎上,做到“守正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拓展課程邊界,是他一直在思索的課題。“要充分發(fā)揮思政課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注重與專業(yè)建設、課程思政緊密結合,要培育推廣形式多樣、效果良好、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讓思政之花開滿校園內(nèi)外。”劉義說。
鏈接:https://view.inews.qq.com/a/20230324A08AQ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