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理略 通訊員 晏英子
“武漢面塑和扎染好有意思!”4月18日,來自香港的100名青少年在湖北開放大學,體驗了武漢面塑和扎染,通過非遺項目進一步了解荊楚文化,讓他們對祖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次來湖北的100名香港學生組成了“百萬青年看祖國-鄂港青年交流團”,由鄂港青年交流促進會組織,他們分別來自香港的66所中學。4月15日,抵達武漢后,開啟了為期4天3晚的研學旅行。
在武漢期間,香港學子先后去了黃鶴樓公園、漢口江灘、湖北省博物館、曇華林等地游覽,還前往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參觀。一路下來,香港學子對武漢印象特別深刻。“武漢人民特別熱情,我們走在路上,他們都會跟我們打招呼,并且給我們推薦武漢好玩的地方。”香港學生徐紫涵說,“當然武漢的景色也特別美,第一天我們就登上了崔顥筆下的天下江山第一樓的黃鶴樓,站在頂層俯瞰武漢江景,太美了。”

為了讓香港學生體驗地道的武漢生活,負責接待的中青旅湖北公司,特意安排孩子們品嘗地道的湖北美食,幾天下來,孩子們對熱干面、武昌魚、排骨藕湯念念不忘。“裹挾著芝麻醬的面條,配上酸豆角、蘿卜丁,太香了,特別好吃,我回去要推薦給我的爸爸媽媽,找機會讓他們也來武漢品嘗美食。”香港學生周凱瑞說。
為了讓香港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主辦方精心安排香港青少年走進湖北開放大學,開展非遺體驗課,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據悉,該校圍繞剪紙、植物染、陶藝、纏花等9個極具湖北地域特色的非遺項目,開設了豐富多樣的課程。

活動當天,主辦方特意邀請省級非遺項目武漢面塑代表性傳承人劉潔,為香港學子授課。課堂上,劉潔不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武漢面塑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等知識,還通過趣味橫生的互動問答,為積極參與的香港學生送上驚喜小禮物。在動手實踐環節,孩子們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充分發揮創意,用面塑材料制作出一個個精美的櫻花小擺件。“這堂課很好玩,不僅讓我了解了祖國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還動手體驗了非遺項目,讓我對武漢面塑產生了濃厚興趣。” 參與活動的香港學生張燕妮興奮地分享道。

在體驗扎染環節,來自湖北開放大學的老師歐亞梅,給孩子們示范了扎染技藝,并現場指導孩子們動手制作扎染手帕和圍巾。經過扎結手帕、染色、拆線、漂洗等環節,香港學生麥綺雪做好了一條淡藍色的手帕,“哇,好神奇,我要把這個手帕作為此次旅行的禮物送給自己。”另一名香港學生王雨柔在學校曾經接觸過扎染,但她從未動手體驗過,“當時看著感覺很難,今天老師指導我動手制作了一條圍巾,真的很漂亮,這些傳統的技藝真的應該被廣為流傳。”王雨柔說。

鄂港青年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瞿子越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交流訪問活動,希望他們把所見所學帶回香港,促進兩地年輕人更好交流和發展。
鏈接:百名香港學子走進武漢體驗非遺項目 - 湖北日報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