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兆銀/文 劉捷 大學生記者:蔡迪嘉恒、張乃允/圖)2月27日,由我校經濟貿易學院主辦的“中國碳市場建設與金融創新”專題講座在綜合實訓樓學術報告廳舉行,校長陳志祥以《從藍圖到實景—中國碳市場建設與金融創新》為題,為在場師生帶來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價值的專題報告。

講座現場

校長陳志祥作專題報告
溯源全球碳治理 從科學認知到市場機制
陳志祥以“碳”之起源破題,帶大家認識了解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碳中和與碳達峰,并對氣候變化和應對變化的國際共識作說明,系統梳理碳市場理論,解讀全球浪潮中的碳市場。他指出,碳市場正在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手段。
解碼中國碳市場 解讀浪潮下的中國答卷
陳志祥重點解讀了中國碳市場建設戰略。他表示,我國碳市場建設從區域試點探索到全國統一市場啟動,再到當前納入建材、有色等八大高耗能行業的擴容升級,全國碳市場已實現年度覆蓋45億噸碳排放,交易體系設計對金融創新提出更高要求,也揭示了市場流動性提升與金融衍生品創新的迫切性。在此背景下,他著重分享了我省試點碳市場為全國碳市場積累的寶貴建設經驗。
對標時代需求 金融創新改革再出發
聚焦湖北省碳金融創新實踐,陳志祥帶領大家了解了綠色金融、氣候投融資和碳金融。在介紹氣候投融資試點政策、試點工作以及碳金融產品等內容后,他針對湖北碳市場綠色金融實踐,從碳配額質押、碳配額回購、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綠色項目貸款提升行動、綠色融資企業、項目評價體系建設等方面解讀湖北的生動實踐,倡導以碳市場為支撐建設綠色金融體系,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講座現場
此次講座,是數智金融服務專業群建設與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舉措,不僅拓寬了師生的專業視野,更激發了大家對綠色金融領域的研究興趣。師生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講座,對碳市場與碳金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來將更加關注這一領域的前沿動態,并努力用所學知識為解決實際問題貢獻力量。
未來,我校將繼續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加強綠色金融、碳市場等前沿領域的研究與教學,打造特色品牌專業群,為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