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譚閨臣 熊小艷/文 劉捷 李賀剛/圖)為深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學校邀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王建清于3月27日走進校園,通過主題宣講、實地參觀、交流座談等形式,開展了“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培育新時代大國工匠”主題系列活動。
主題宣講:領悟兩會精神,聆聽成長故事
在關山校區綜合實訓樓學術報告廳,王建清以《以笨功夫練就真本事——我的工匠之路》開啟了主題講座。他用樸實的語言闡述了作為人大代表的心路歷程和履職情況,就全國兩會中關于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進行了詳細闡釋,并結合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等戰略部署,深度剖析了工匠精神與勞模精神的時代內涵,并圍繞職業教育如何培育新時代技能人才展開生動闡述。他還講述了自身從普通工人成長為全國勞模的經歷,勉勵全體師生“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用‘笨功夫’打磨技能,以‘真本事’回應時代需求,讓勞模精神在車間里、在每一次精益求精的實踐中薪火相傳。”


實地參觀:感受智造魅力,互動共促發展
“我感覺到今年的全國兩會里邊所講的科技創新和發展,是因為有了這么好的訓練陣地、數字化的陣地,才能夠讓科技創新的圖紙通過我們數字化的產業工人把它變為現實產品。”站在機電工程學院校內實訓基地智能制造技術中心后,王建清感慨地說。師生代表詳細講解了智能工廠、工業機器人基礎實訓室、電工技能實訓室等區域的設備功能與應用場景。在汽車一站式實訓室,王建清還與學生共同探討了油門踏板位置傳感器實驗。他表示“希望學校產教融合的實踐陣地,越辦越好,越走越堅實。”

交流座談:聚焦人才培養,共探創新路徑
在座談環節,機電工程學院師生代表與王建清圍繞《新時代智能制造領域人才培養與創新路徑》展開交流。機電工程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書記熊小艷表示,機電工程學院持續創新打造“三融”教工黨支部,組織師生赴武重等企業實習實踐,通過“車間黨課”“技能微課堂”等特色活動,使師生在智能生產線裝調、精密零件加工等實操環節中體悟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會上,王建清與師生代表就職業教育如何將發展新質生產力落實到育人實踐、新時代背景下職業院校學生應該如何進行職業規劃等問題展開討論。王建清認為,職業教育要立足產業需求,培養“能吃苦、懂技術、會創新”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學校黨委書記鐘毓寧立足職業教育發展新形勢,向全體師生提出三點殷切期望:其一,要筑牢信仰之基,珍惜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機遇,善用校內外實踐平臺,在知行合一中錘煉過硬本領,以技能成才書寫青春華章;其二,要厚植工匠情懷,傳承發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對標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標準,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在創新實踐中追求卓越品質;其三,要聚焦產業變革,緊密對接“光芯屏端網”、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通過共建產業學院、實施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等舉措,深化校企協同育人,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更多“用得上、留得住、發展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近年來,機電工程學院教工一黨支部始終把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作為鑄魂育人的首要任務,以“智慧紅匠”黨建品牌創建為牽引,積極探索黨建與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深度融合,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教工第一黨支部榮獲省級“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23年獲評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2024年入選全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2025年榮獲湖北省高職高專院校黨建研究會首屆黨建工作成果二等獎。黨支部依托智能制造技術省級高水平專業群,獲批了工信部專精特新產業學院,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獲批國家職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相繼建成國家級骨干專業1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各1個。未來,機電工程學院教工一黨支部將繼續通過有深度的思想引領、有力度的實踐錘煉、有溫度的文化浸潤,努力實現勞模精神與專業教育的同頻共振,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