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5月7日上午,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到湖北開放大學調研數智賦能終身教育工作,聽取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籌備工作情況匯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正確辦學方向,以開放理念辦好開放大學,扎實推進數智賦能開放教育,在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要認真細致做好現場觀摩各項準備工作,服務大會精彩舉辦。連日來,省委書記王忠林的講話在校內引發熱烈反響。
黨辦校辦主任 冷磊:王忠林書記來我校調研并主持召開專題會,充分體現了省委對學校工作的關心和重視,為學校全面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新型大學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進一步抬高工作標桿,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著力提升辦公室的“三服務”水平,以新擔當新作為新氣象為推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紀委副書記 李智慧:圍繞王忠林書記提出的要求,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持續強化政治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學校落地見效,開展思政課建設情況的監督,緊盯基建工程、科研管理、招生招考、后勤管理等重點領域和師德師風建設,推動專項治理。圍繞“十五五”規劃編制和綜改配套方案落實,跟進監督政策執行與資源配置。推動建立質量監督長效機制,將質量提升納入廉政風險防控體系,以精準監督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筑牢紀律保障。
保衛部部長 劉周:王忠林書記到我校調研指導是學校辦學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要事,是對我校辦學成果的肯定。結合崗位實際,我們一是要高質量、高標準地做好觀摩點安保工作,做好各項預案,確保萬無一失;二是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理念認知、制度建設、人員管理、技術運用等多維度的安全保障措施,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三是進一步強化校地合作,共同做好聯防聯控,保障校園安全穩定。
離退休處處長 付萍:省委書記王忠林提出的五點指導性意見,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與前瞻性,值得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深入貫徹落實。特別是要以高水平開放辦學與教育數字化轉型作為重要抓手,推動學校在國際化交流、數字化教學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時,要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關鍵支撐,通過人才引進與培育,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工會常務副主席 蔡璇:省委書記王忠林來我校調研的講話精神,對學校未來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使我們備受鼓舞,堅定了為學校發展建功立業的信心和決心。學校工會要始終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積極為教職工成長成才搭建平臺,廣泛開展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和職工創業創新大賽,扎實推進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助力教職工隊伍能力提升;健全教師榮譽表彰制度,挖掘培育、深度宣傳先進典型,示范引領廣大教職工勇當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新型大學建設的主力軍。
招生就業處、創新創業學院副處長(主持工作) 李國慶:王忠林書記“以開放理念辦好開放大學”的講話,為我們學校辦學指明了方向,指出了路徑。我們將以更加開放的視角來理解學校辦學,以更加開放的舉措來指導部門工作,一是跳出部門職能來思考招生就業工作,把招生就業創業校友生涯教育等放在學校人才培養大局中思考和謀劃;二是跳出學校教育來推動落實招生就業工作,產業思維市場導向,在招生就業端口彰顯培育人才的貢獻度;三是跳出固有思維來賦能招生就業工作,擁抱數智化時代變革的新手段新介質,提供更便捷更豐富更精準的服務。
校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向珅玓:校團委緊扣王忠林書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要求,深入推進“五大青春行動”。打造“云團課”矩陣,依托“荊楚學習廣場”開發微團課,推動思政教育線上拓展;用好“百校千館”平臺,組織團員青年重走調研路線,以“學生宣講隊”講解教育場景,實現思政場景化。同時,組建“數字青年服務隊”,開展“銀齡跨越數字鴻溝”志愿服務,在助力全民終身學習中展現青年擔當,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教務處、校企合作處副處長 宋曉露:王忠林書記關于將高質量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生命線的指導意見,為我們教務處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聚焦主責主業,以教學改革為核心,優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與評價方式,強化教學過程監控與質量保障。同時,積極運用數字化手段賦能教學管理,提升教學效率與效果,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中心主任 劉福元: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中心深入踐行“質量立校”核心理念,立足職業教育、開放教育發展新階段,圍繞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目標,依托全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平臺、國家開放大學教學質量因子,聚焦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實踐教學等核心指標,深化“2231”質量治理模式,建立“數據驅動、閉環管理、多維協同”的質量提升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體系“四全”教學質量管理的良好格局。
發展規劃處、體系建設辦公室、終身教育研究院院長 王海洋:王忠林書記的調研為我校終身教育體系建設錨定航向,我深感使命在肩。在體系構建上,我們將以數智技術為底座,進一步打造“線上+線下”教育場景,完善覆蓋城鄉、銜接職業發展的泛在學習平臺,實現資源觸達“零壁壘”。在終身教育研究領域,聚焦老齡化需求、新職業技能培育等方向,組建跨學科團隊開展實證研究,形成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成果,更要強化成果轉化鏈路,推動“產學研用”協同,讓成果落地為教育教學改革、培訓模式升級、適老化學習場景打造的“新質生產力”,以體系化創新服務全民學習型社會建設。
科技處副處長(主持工作) 周斌:科技處將圍繞王忠林書記要求,從三方面發力推進科研工作。制度建設上,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體系,優化量化標準,強化考核,激發教師科研熱情;平臺建設中,大力推進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深化校企合作,積極爭取省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資格,加強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及校級科研機構培育管理;項目管理方面,科學分解橫向科研任務,開展培訓指導,提升教師項目申報與實施能力,同時做好縱向課題培育、立項指導及過程管理,切實提升課題質量與水平。
基建處處長 衛斌:進一步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強化內部硬件設施,為師生營造安全、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根據校園實際,實施校園環境綜合提升項目,大力推進道路提升、綠化提升、建筑形象提升等工程落實落地。不斷提升師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把美育融入校園生活全方位。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胡繼慧:王忠林書記對學校數智賦能終身教育工作的調研指導,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中引起強烈反響。教師們備受鼓舞,紛紛表示要積極探索以數智賦能思政課創新發展,包括以數智賦能思政課教學資源供給、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評價改革。通過技術驅動、資源整合與跨部門聯動,推動思政課教學從內容到形式的創新,強化思想引領,契合數智化時代教學需求,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提升鑄魂育人實效。
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主任 劉艷:王忠林書記的指示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采購與招標管理中心將重點聚焦提升辦學質量和教育數字化轉型,在學校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基礎支撐和服務保障作用:一是以“優質資源供給”為導向,通過優化招標采購流程,加強采購需求管理,助力引入數智化教學設備、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和優質數字教學資源等,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強力支撐。二是提升采購專業化能力,充分運用大數據、大模型對采購需求和采購文件進行審核把關。同時加強對采購重點環節和人員的監督,重點關注項目部門對采購結果的滿意度,確保教育教學科研設備和資源采購質效雙優。
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 鄢維:王忠林書記的講話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指路領航,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更加充滿了奮斗的動力和擔當的勇氣。我將以立德使命踐行育人初心,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數字化轉型重塑育人模式,構建因材施教的精準化人才培養體系;以產教融合拓寬育人路徑,鍛造學生產業變革下的實戰硬核能力。立足崗位,挺膺擔當,積極作為,奮力投入到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的新征程中,在服務國家戰略與地方發展中彰顯人民教師的責任和擔當。
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 胡丹:王忠林書記的講話振奮人心,為學校發展擘畫藍圖。作為金融專業的教師代表,我深受王忠林書記講話精神鼓舞。在提升辦學質量與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方面,我將立足崗位,主動適應智能時代需求,更新金融課程內容,融入大數據風控、數字貨幣等前沿知識,同時,積極探索AI助教、智能學情分析等應用,推動個性化終身學習,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服務全民終身學習貢獻力量。
軟件工程學院教研室主任 田野:教育數字化不僅僅是工具和過程,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關鍵,促進教育內容豐富、教育模式變革、教育形態發展和教育生態構建。王忠林書記的講話精神鼓舞人心,作為開放大學信息技術領域的一名教師,我將重點落實“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生命線”與“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要求,充分用好數字化工具、帶好數字化隊伍、教好數字化人才、做好數字化轉型,推動學校在全民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中邁出堅實步伐,走出數智賦能教育的開大實踐。
藝術創意學院教師 安婷婷:王忠林書記來校調研時提出的五點指導性意見,飽含著省委對湖北開放大學發展的深切期許,也是激勵我們奮進的沖鋒號角。作為一線教師,我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在教學前沿探索中國傳統文化數智化傳承路徑,引導學生將專業優勢服務區域經濟;并且依托數字技術,踐行“藝術+科技,傳承+創新”育人模式,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找準服務湖北“51020”產業集群切入點,深化產教融合,以實干擔當為湖北“支點建設”貢獻力量。
工商管理學院教師 李潔:以教師團隊建設為契機,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從頂層統籌布局規劃,探索與創新相結合,動態調整,完善監督和控制機制,立足專業群的發展建設,結合“雙高”的大環境,既充分考慮教師個體的發展規劃及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又兼顧團隊整體建設目標的實現,深化“五金”建設,充分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信息化應用和社會服務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
2023級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 周瑞斌:作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我深刻體會到教育數字化轉型為我們專業學習帶來的革命性變化。傳統的機電教學高度依賴實體設備和實驗室資源,而如今通過虛擬仿真等先進技術,我們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完成PLC編程調試、工業機器人操作等復雜實訓項目。未來,我將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學校數字化教學改革,主動適應新技術發展,努力成長為既懂機電技術又精通數字化工具的復合型人才,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級軟件技術專業學生 蔡燕玲:學習省委書記王忠林的講話精神后,我深刻認識到教育數字化與高質量發展對青年學子的深遠意義。作為軟件專業學生,我切實感受到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課程精準對接行業需求、在線答疑、前沿技術共享,這種“理論+實踐+資源支撐”的模式夯實了同學們的專業基礎,助力我們團隊在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斬獲銀獎,更印證了數字化教育的實踐價值。未來,我將以世賽為起點,持續深耕技術,在數字中國建設中踐行青年擔當。
2023級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 梁玄琪:我深刻感受到王忠林書記對學校提出的五點意見中,“教育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與我們的學習息息相關。作為學生,我們也要主動適應數字化學習方式,善用慕課、荊楚學習廣場等資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我期待學校在“十五五”規劃中進一步強化數字教育基礎設施,讓我們在校園里就能體驗到更智能、更開放的學習環境,為未來融入學習型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湖北開放大學校友 湖北省向陽湖文化研究會會長 黨支部書記 李城外:學習領會王忠林書記講話精神,作為湖北開放大學的校友和兼職教授,結合自身思想實際和研究領域,體會有二。一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除自身應十分注重培養學科領軍的名師外,建議長期聘任杰出校友重返母校講學,通過現身說法,傳播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進一步增強開放大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開放大學在服務終身學習和建設學習型社會中具有獨特優勢和其他高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充分發揮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授課,師生互動,打造堪稱“學習強國”湖北在線的教學品牌。
湖北開放大學校友 貴州省省管專家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李傳兵:數智賦能思政課教學是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第一,“數智技術”推動教育方式個性化轉型,借助大數據技術,精確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思維特點與興趣點并據此科學設計“大思政課”教學內容,更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升教育質效。第二,促進多元數字平臺建設,推廣互動式教學,融入“互聯網+”先進教育理念,利用數字化手段,賦能在線討論、虛擬仿真等教學環節,增強學生參與感和學習效果。第三,“數智技術”助力教育評價科學化,數據反饋通過可視化工具直觀展示結果,增強教育評價的有效性。
湖北開放大學98屆計算會計專業校友 湖北省總會計師協會副秘書長(代理記賬行業分會會長) 正高級會計師 陳文達:王忠林書記關于“教育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指導令我倍感振奮,也引發深刻共鳴。深耕會計行業二十余年得益于早年在母校打下的信息化基礎,我親歷了會計從傳統核算到智能財務的跨越。王忠林書記提出“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恰是會計教育革新的關鍵。建議母校強化“產學研用”一體化,引進企業財務數字化領軍人才擔任行業導師,推動“課堂+項目+認證”融合培養,為湖北數字經濟輸送更多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