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袁媛 文/圖)5月16日,由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湖北省人工智能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共同主辦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暨國際教育資源庫協同發展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來自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等全國近20所高職院校代表參會。我校副校長夏學文代表學校致辭,會議由湖南科技職業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院長高登主持。
我校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牽頭學校之一,本次會議是國家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第三次專題研討會,同時也是去年11月8日在山東舉行的中巴數字教育推進會的具體落實與深化,旨在探討人工智能教育資源的高質量構建與全球共享路徑。會議正式啟動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國際教學資源建設項目”,為我校在相關領域的產教融合與國際交流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夏學文簡要介紹了學校作為湖北省“雙高計劃”建設院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取得的成果。他指出學校通過牽頭成立湖北省人工智能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省級《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通識課程等舉措構建了產教融合發展新格局。目前學校正與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湖南科技職業學院等兄弟院校共同牽頭立項建設國家級人工智能教學資源庫,已明確了資源庫系統建設、智能化應用升級及國際化戰略推廣三大核心任務。

在專家報告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圍繞人工智能教育的創新發展分享了專業見解。我校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涂家海教授重點介紹了學校依托與華為共建的ICT學院、鯤鵬產業學院等平臺所構建的“1(育人主體)+1(技術引擎)+N(生態出口)”協同育人模式,及在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實踐成果。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楊忠明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術對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及師生角色的深遠影響,并探討了構建數字化教學新生態的有效策略。
中教暢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鵬與技術專家李孝臣分別圍繞中巴國際合作在人工智能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方面的實踐經驗,以及巴基斯坦在人工智能專業標準與課程體系開發領域的最新進展進行了分享,為資源庫的國際化拓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研討會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我校承辦的世界數字教育大會觀摩點的相關展覽與成果。通過實地考察與交流,代表們進一步拓寬了視野,深入了解了數字教育的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為后續資源庫建設和教學改革汲取了寶貴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