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捷/文 李賀剛/圖)6月12日下午,學校黨委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深入學習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的重要指示,圍繞精神內涵、時代價值及實踐要求展開研討。學校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參加會議,黨委書記鐘毓寧主持會議。
鐘毓寧在講話中指出,精神是民族賴以生存延續的靈魂。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湖北篇”,是偉大中國精神在湖北的具體體現。三大精神內含的堅守信念、緊跟黨走、堅持人民至上、胸懷大局、團結奮進、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等品格要素,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和時代價值。弘揚三大精神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的具體行動,是凝聚支點建設強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新型大學的必然要求。
圍繞如何學習貫徹三大精神,扛牢使命責任,鐘毓寧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自覺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黨的領導,是教育強國建設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本質要求,是實現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的根本保證。要牢牢掌握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把學校建設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要建立健全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要心懷“國之大者”,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建設,不勝不休扛擔當之梁,以開放的觀念辦好開放大學,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建設。
二是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三大精神貫穿著一個共同的精神靈魂,就是對理想信念的無比堅定。信任是精神支柱,正如黨始終堅守“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將群眾利益置于首位。落實到辦學實踐中,需以師生為中心,牢記宗旨,將師生利益置于首位,把“愛的奉獻”與“擔當作為”融入育人全過程。黨員領導干部更應帶頭踐行奉獻精神,以理想信念為引領,在困難面前展現“不畏艱難、實干為先”的行動力。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新型大學,同樣需以堅定信心為基,以務實行動為徑,在實踐中逐夢前行。
三是要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大精神蘊含的信念力量、團結偉力、科學精神等,是驅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要準確把握三大精神精髓要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黨的創新理論送進青年心田,為學生成長成才蓄青春養料。要結合“大思政課”建設,推動三大精神進校園;要善于用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寓教于學、寓教于樂,不斷增強三大精神的傳播力影響力;要抓好載體,用好我省紅色資源,培育文化品牌項目,打造沉浸式課堂,引導教育全校師生團結拼搏。
會上,校黨委常委李宜兵傳達學習了王忠林主持召開的“研究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工作”會議精神。三名黨委委員圍繞各自工作實際作了交流發言。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胡繼慧圍繞“以學筑基領會精神內核、以思破題校準踐行方向、以行致遠淬煉擔當本領”為題,詳細闡釋三大精神的定義、背景與意義,深刻剖析其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她表示,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持續用好思政課堂主渠道、共享“大思政課”實踐基地、構建校園學習宣傳場域,推動 “三大精神” 入腦入心,運用 “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 的辯證法,讓三大精神在新時代支點建設中綻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