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雷楹/文 梁玄琪/圖)6月16日,由湖北省民宗委、湖北省教育廳主辦的湖北省首屆“荊楚學子道中華 青春托舉中國夢”大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演講比賽省級決賽在三峽大學圓滿落幕。我校經濟貿易學院學生叢語琦憑借優異表現在全省百余所高校中脫穎而出晉級決賽,獲得優秀獎!


學校始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在接到比賽通知后,校團委牽頭,組織部、統戰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課教學部等多部門協同聯動,積極組織學生備賽,開展多輪研討打磨,力求以高質量作品展現我校民族團結教育成果。經過評比,推選經濟貿易學院叢語琦同學代表學校參賽。其作品《四千公里赴漢求學:新疆“石榴籽”女孩同心筑夢》從身邊故事出發,以“小切口”講“大道理”,用“身邊事”傳“團結情”,在演講中深情回憶了家鄉新疆的多民族生活點滴,講述了來校后認識武漢、融入武漢的溫暖故事。她動情地說:“各民族像天山的雪水,匯聚才能成河;像石榴籽緊緊相擁,才有最溫暖的歸屬。”

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 的校園氛圍,學校多部門協同發力,打出一套促進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 “組合拳”。在解決學生實際困難上,學校以常態化溝通機制為抓手,定期舉辦學生座談會,捕捉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難點痛點,定制幫扶方案,為學生安心學習生活免去后顧之憂。文化交融方面,一系列特色活動成為促進各民族學生相知相學的重要載體。“民族文化節” 上,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獨具韻味的歌舞表演,讓師生領略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民族文化展示” 活動中,學生們親手制作的特色手工藝品、美食,增進彼此對多元文化的了解;“結對幫扶” 則通過一對一互助,讓不同民族學生在日常相處中結下深厚情誼,推動校園文化向多元包容不斷邁進。學校還注重將思想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巧妙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以及各類校園文化活動。通過主題班會、思政課堂、實踐活動等形式,引導各族學生深刻領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不斷厚植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讓 “中華民族一家親” 的理念在校園中生根發芽。

未來,學校將不斷探索創新教育形式和載體,鼓勵和支持學生圍繞民族團結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和文化活動,積極引導廣大師生員工自覺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堅定踐行者、積極宣傳者和忠實維護者,真正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構筑共有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