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星星/文 高苗苗/圖)為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進一步推動學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發展,打造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輔導員隊伍。7月1日學工部聚焦輔導員工作室建設主題,通過專家輔導、分享交流等形式,開展了2025年輔導員工作能力提升專題培訓。黨委書記鐘毓寧、校長陳志祥、副校長周得力出席本次培訓,各學院黨總支書記,學工部、團委全體人員及全體專兼職輔導員參加培訓。

鐘毓寧在開班致辭中強調,輔導員隊伍建設對于學校高質量發展極端重要,學校將進一步拓寬輔導員的職業發展路徑,不斷激發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活力。他對輔導員隊伍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講政治,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教育引導學生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二是要講學習,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時代下高校思政工作的“變”與“不變”,堅守“基本盤”,下足“笨功夫”,深入打磨基礎業務能力。三是要講品行,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四是要講奉獻,要把對學生的愛和教育轉化為具體行動,要關心關注學生的小事,在小事中升華大愛,在奉獻中體現職業價值。


培訓會上,針對輔導員們在輔導員工作室建設中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和學習提升需求,學工部聘請了入選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的兩位主持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熊程和武漢職業技術大學武浩敏,圍繞工作室建設開展專題輔導。兩位專家結合自身豐富的建設經驗與前沿理念,從頂層設計、特色定位、團隊培育、品牌賦能等核心維度展開分享,既有對研究型大學工作室“學科+思政”融合路徑的剖析,也有對職業院校工作室“產教融合育工匠” 模式的解讀。

周得力為全體輔導員作職業生涯規劃培訓。他圍繞“角色定位、能力提升、發展路徑”三個方面,通過解讀學校相關政策措施,深入分析了輔導員職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他表示,學校將進一步完善教師職業發展制度,搭建多元發展平臺,希望全體輔導員明確目標、做好規劃、把握機會,持續提升綜合素養與專業能力,實現個人與學校事業發展的雙贏。






各學院工作室主持人結合專家報告、工作室建設情況和學院學生工作實際進行交流發言,逐一分享了在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并展望了工作室建設的下一步規劃。

陳志祥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訓工作,并對各工作室的匯報進行點評,同時,針對輔導員隊伍建設從“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三個方面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高維審視,深刻把握輔導員隊伍的戰略意義。輔導員隊伍是與教學、科研、管理隊伍同等重要的高校“第四支隊伍”,是貫通學校育人理念與學生發展的關鍵紐帶。二是要高標定位,打造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卓越標桿。輔導員要通過持續學習、持續閱讀、持續實踐,練就“硬核內功”、升級“服務能級”。三是高效保障,筑牢輔導員事業發展的堅實后盾。學校將持續完善制度保障、強化資源供給、增強人文關懷,讓輔導員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昂揚的斗志投入到育人工作中。
輔導員們紛紛表示,此次專題培訓兼具宏觀視野與實操路徑,既解答了專業困惑,更激發了職業熱情,后續將對標先進、學以致用,不斷增強職業認可、提升育人能力、提高綜合素養,在工作實踐中實現個人價值,以積極作為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