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雷楹/文 大學生記者:王浩 吳哲/圖)2025 年,我校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成果豐碩。在國家級與省級項目評審中,多支實踐團隊成功立項,其中 2 支團隊斬獲國家級立項,8 支團隊入選湖北省 “七彩假期” 愛心托管班志愿服務項目,3 支團隊入選 “青春手繪 美麗鄉村” 藝術助力鄉村振興志愿服務項目。為全面總結此次暑期“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成果,進一步引導青年學生積極投身湖北 “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 的戰略實踐,我校于 9 月 24 日舉行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總結大會,大會以 “青春為支點建設挺膺擔當” 為主題。副校長周得力出席會議并講話。學工部、團委主要負責人,各學院黨總支書記、分團委書記,以及 200 余名師生代表共同參會。本次會議由團委副書記主持。


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大會開篇,7支優秀實踐團隊依次分享服務湖北“支點建設”的青春故事。各團隊代表結合PPT展示與視頻片段,生動講述了在服務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促進綠色發展、參與社會服務的火熱實踐經歷。
校團委“湖科青年”志愿服務隊將學科優勢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通過“鄉村振興微課堂”和“愛心托管班”為鄉村注入持久活力。

機電工程學院“匠心”志愿服務隊以五大板塊精準對接社區需求,并成功建立實踐基地,為校社長期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人工智能學院“與光同行”志愿服務隊將專業特色融入托管服務,讓少兒編程課成為連接“高校所能”與“社區所需”的橋梁。

軟件工程學院“克勤”志愿服務隊既用心呵護留守兒童成長,又深入鄉村開展產業調研,展現出當代大學生發現問題、調研問題的能力。

工商管理學院“晨曦公益一團火”志愿服務隊聚焦留守女童群體,通過四大板塊的精準服務,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經濟貿易學院“頭雁”實踐隊三年接力的堅守令人動容,從“老師好”到“明年見”的轉變,是同學們以真心換真情的生動寫照。

藝術創意學院“區微里”志愿服務隊發揮非遺教育特色院校優勢,堅持人美、心美、行美的培養目標,深耕美育教育,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活力。

真摯的分享、鮮活的案例,展現了我校學子“知行合一、服務社會”的青春擔當,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分享環節結束后,大會對在社會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優秀學生、優秀指導老師和優秀實踐團隊進行了表彰。現場熱烈的掌聲,將湖科學子服務湖北、建功立業的熱情推向高潮。



最后,副校長周得力發表講話。他充分肯定本次“三下鄉”活動與湖北“支點建設”的深度融合,真正實現了“在實踐中服務湖北,在服務中成長成才”。他對全體學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持續深化認識,將實踐感悟升華為堅定的理想信念;二是要堅持知行合一,將實踐收獲轉化為強大的學習動能;三是勇于挺膺擔當,將實踐熱情延伸為長期的行動自覺。

此次大會既是實踐成果的總結,更是青年學子服務湖北“支點建設”的再動員。未來,校團委將持續深化“實踐育人+區域發展”模式,引導更多青年以行動踐行使命,讓青春在服務湖北“支點”建設的奮斗中產生更大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