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郭微微/文 胥海燕/圖)9月29日上午,我校在關山校區8號樓8104會議室召開2025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經驗交流總結會。校長陳志祥、副校長夏學文出席會議。教務處負責人,各學院院長、副院長及世賽參賽團隊指導教師參會。

深度復盤:總結得失,明確方向
會上,各學院對2025年的技能競賽工作進行了全面復盤。匯報內容既有對參賽項目優勢與不足的深刻剖析,也包含了對照金獎標準的差距查找與原因反思,并提出了詳實的改進措施和下一階段的工作計劃。
隨后,教務處從學校整體層面作總結匯報,系統梳理了本年度賽事的總體表現。通過對省賽、國賽成績的數據分析,報告深入剖析了當前存在的共性問題,并明確提出未來將從爭取競賽資源、傾斜競賽資金、深化競賽研究、推進校企合作、加強教師培養、優化教師激勵等六大方面重點發力,為新一輪的備賽周期提供堅實保障。
精準研判:洞察趨勢,指明路徑
夏學文表示,學生技能競賽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水平的“硬指標”,當前競賽呈現從“賽項”向“賽道”轉變的新趨勢,即競賽正朝著多專業融合、評委構成多元、比拼能力綜合、參與企業多樣的方向發展。為應對這一變化,他提出需從“道”與“術”兩個層面協同發力:在“道”的層面,要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將競賽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大引擎。在“術”的層面,要牢固樹立“學生是基礎、教師是關鍵、學校是保障”的工作原則,并建議后續工作聚焦“選項目、聚焦點、拓視野、常態化”四大重點,切實補齊短板。
高位部署:提升站位,擘畫藍圖
陳志祥在總結講話中對競賽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強調,各學院需進一步提升項目構思的戰略站位,平衡主客觀因素以應對挑戰,并著重培養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針對這項“時效性強、成果顯性化”的重點育人工程,他明確了三條進階路徑: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實現產教真融合,推動企業深度參與從項目設計、訓練指導到成果轉化的全過程,將行業前沿技術與真實崗位需求無縫融入競賽;進一步優化政策保障,激發內生動力,建立更科學的激勵機制,將競賽成績與教師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緊密掛鉤,充分點燃師生投身競賽的熱情與創造力;進一步強化主題設計,下好備賽“先手棋”,各學院需主動對接國家戰略與產業發展,明確專業主攻的競賽賽道,提前開展政策研究與主題篩選,盡早組建團隊并啟動系統性、長期性訓練。
本次總結會既是一次深刻的經驗復盤會,更是一場面向未來的戰略動員會。會議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明確了下一階段技能競賽工作的目標與路徑。全校上下將以此為新起點,凝心聚力,銳意進取,將會議精神轉化為備賽的實際行動,力爭在未來的技能競賽舞臺上再創輝煌,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新的、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