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哲/文 楊斌凱 胡桂平/圖)5月10日,由學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辦,經濟貿易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承辦的心理健康與青年成長主題講座在報告廳舉行,各學院心理健康指導老師和200余名學生代表參加了講座。
湖北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榮華用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關于蘋果園的故事開場,提出“我們如何才能過好人生”的思考。張榮華結合“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詳細闡述了“德”“智”對青年發展的重要意義,從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度講解了大學生的成長和培養,并從樂群、樂業、樂意三個方面詮釋了如何立德樹人,培養心理健康的時代新人。
他強調:一要樂群。先育德再育才,鼓勵學生與同齡人交往,培養人的社會性。人生不是跑百米,而是跑馬拉松,大家需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要在群體中成長,成為有家國情懷,有責任擔當的時代青年。二要樂業。要學會克服對學業、事業的疲倦心理,提升對事物的感受力,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去感受。通過視頻短片和具體案例,指出要對所做的事情賦予更高的意義。三要樂意。心理健康主要是內心和諧、人際和諧、環境和諧。他號召同學們要利用課余時間多體驗,增加人生感受,提升接受挫折的能力,才能不斷增強心理素質,平衡自我與他人、環境的關系。
張榮華從青年學生實際出發,講座內容豐富,過程中案例紛呈,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講座后,在場的師生紛紛表示收獲滿滿,對未來的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