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高苗苗/文 柯維 姬程文 蘭小海/圖)5月上旬以來,軟件工程學院創新開展“勞動+”系列教育活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勞動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學校關于“勞動教育周”活動的部署安排,著力提升新時代學生勞動素養與技能水平。
打造“勞動+”創新課堂
在《以太坊與DAPP開發技術》專業課堂上,教師劉川以“工匠精神”作為課堂思政的核心元素,在解析實際操作任務的基礎上,將“工匠精神”潤物細無聲地融入課程任務中,不僅實現課程任務的教學目標,同時教育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勞動觀,為更扎實地學好專業知識打好基礎,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
在“以勞樹德”主題班會上,學生們在理論學習中感悟勞動精神和勞模精神。班會涉及內容豐富多彩,從日常衛生、洗衣收納到社會服務和技能強國。教師們通過觀看視頻、現場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們展開深入討論,開展了具有學院專業特色的“三支一扶”“創業就業”等課程培訓。
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5月8日,軟件工程學院聯合磨山社區開展“武漢以我為榮”清潔家園志愿服務活動。在社區工作人員指引下,志愿者們跟隨市政設施維修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清掃社區及景區,并對社區公共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在人群中,身穿紅色馬甲的青年志愿者們儼然成為了路邊一道別樣風景,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學院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5月10日至11日,學院開展了為期兩天的“以勞強體校園清掃”活動,40余名志愿者報名參加。學院10間實訓室煥然一新,同學們在實踐中認識到注重校園環境、保持教室整潔以及愛惜專業設備的重要性。
弘揚“勞動+”校園文化
學院拓展學習渠道,將“勞動+”校園文化融入學院建設。學院學子積極參加由湖北省總工會主辦的“奮進新征程 巾幗綻芳華——巾幗勞模進校園”宣講活動,聆聽4位巾幗勞模代表的奮斗故事。
學院開展“勞動教育周”系列文化活動,讓同學們在“寢室好聲音”活動中動手營造溫馨美觀的寢室環境,深化對勞動美的理解和熱愛;在“嘴角上揚15度”活動中將花束和親手制作的“笑臉”獻給辛勤工作的老師和風吹日曬都堅守崗位的宿管阿姨、保安叔叔,感悟勞育的魅力;在主題學習活動中提高勞動知識素養,認同勞動價值……學院搭建起不同行業勞動者與青年學生之間的橋梁,引領同學們樂于奉獻,感悟勞動之美。
學院持續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模式,運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渠道探索勞動育人新模式,把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學生增強勞動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推動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