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啟迪 文/圖)為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傳媒藝術學院將“藝術人生”系列活動與心理將康教育深度融合,用心、用情、用力、用功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育人活動。
藝術即療愈本身。由學工部心理中心主辦、傳媒藝術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承辦的第十七屆5.25心理健康活動月系列活動——“追光繪心”心理藝術作品征集比賽在魯巷校區、關山校區同步進行。比賽分為書畫組、攝影組、設計組、微視頻組4個組別,采用線上征集線下評比。電信工程學院選送的書法作品《一蓑煙雨任平生》布局構圖精準,筆法流暢嫻熟,字體蒼勁有力,剛中帶柔,一首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于簡樸中見深意,于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經濟貿易學院、傳媒藝術學院選送的攝影作品《平凡的一天》等,以美時、美事、美景結合攝影者心理感受,用鏡頭捕捉生命的向上姿態,啟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引領學生共同守護心理健康。工商管理學院選送的海報作品《讓心開出花》將探索自我成長,關注心理健康描繪于海報上,表露出對“生命之美”的真切感悟。





手繪無聲,卻是心聲。“心靈自畫像”活動以各班級為單位順利開展,組織同學們積極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發展自我。學生們以漫畫、素描等多種方式,對自己的特點進行描繪,積極進行自我探索與創意表達,投稿作品在以人物或非人物的形式進行描繪表達的同時,也凸顯同學們的個性特點和心聲,發現自己內心隱含的沖突、情緒和自我認知。

“書”心繪意,破繭成蝶。在“情緒中轉站”,便利貼成了互說心事的載體,用文字傳遞情緒,貼出壞情緒,保持好心情。在“自然美學課——書簽里的世界”中,樹葉經過脫水處理,依其天然形態、脈絡和色澤,同學們精心制作,匠心拼貼,長久定格大自然的靈性和美麗。學生們在此過程中尋找到了生活之美、景色之美、人情之美,認識到了美無處不在。書簽DIY不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更能表達豐富的思想情感,形成良好的關愛氛圍,有效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品質。


傳媒藝術學院“藝術人生”系列活動是學院推動和深化心理育人的重要載體,推進第二課堂與專業課堂的交流融通,幫助同學們提高心理調適能力,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