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肖莉山 文/圖)2月27日中午,我校在6112學術報告廳舉行2025年寒假“返家鄉”社會實踐表彰大會暨學生事跡分享會。團委副書記向珅玓、各學院分團委書記及200余名師生代表共同參與,大會以“青春踐行擔使命 實踐育人譜新篇”為主題,全面總結寒假社會實踐成果,表彰先進典型,激勵青年學子在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錘煉責任擔當。

實踐成果豐碩,青年足跡遍四方
本次寒假社會實踐以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為指引,聚焦“返家鄉”社會實踐、“愛心托管班”志愿服務、學院實踐團特色項目等領域,全校參與學生達3000余人,足跡覆蓋全省,累計志愿服務時長上千小時,榮獲百張志愿證書。
活動通過總結匯報回顧實踐歷程:“返家鄉”同學深入車站等公共區域,為春運助力公共服務;社區服務小隊開展“愛心托管班”“銀齡關愛行動”,為學生提供七彩課堂助幼服務,為獨居老人提供智慧助老服務;開展新年非遺傳承項目,推動家鄉傳統文化煥發新生……一幕幕真實場景生動詮釋了湖科學子“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的擔當。
榜樣引領前行,奮斗故事激蕩人心
事跡分享會上,機電工程學院的匯報人汪齊同學講述了在愛心托管班與小朋友之間的感人故事,每個小故事都是志愿火花的碰撞,見證著他們之間共同成長軌跡和美好回憶。人工智能學院代表康郭瑞鑫則分享了實踐感悟:“在襄陽市樊城區鐵路二院青少年活動中心,我們為小朋友們開設‘夢想課堂’,孩子們眼里的光讓我明白,青年不僅要有理想,更要用行動點亮他人的希望。”軟件工程學院“克勤志愿服務隊”的成員童美旗以一個視頻再現了她們寒假在遵義會議會址參觀和擔任講解員的全過程,通過沉浸式學習、實踐講解、主題研討等形式,感悟遵義會議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她說道:“紅色之旅不僅是一次歷史教育,更是一場思想洗禮,激勵我們在新時代長征路上砥礪前行。”藝術創意學院的張園園在寒假愛心托管班的教學中利用自己的專業所學,融入國畫、剪紙等傳統文化元素。她表示:“傳統文化需要青春力量注入活力,更需要在創新中守護根脈。”工商管理學院的劉家豪擔當地區團委宣傳員,并為愛心托管班開設科學小課程。經濟貿易學院的秦旭加入春運志愿服務的行列,為這場溫暖的遷徙貢獻青春力量。志愿服務期間,他們的特色服務項目引發媒體關注,分別登上了湖北教育頻道、十堰新聞聯播等電視欄目,充分展示了湖科學子的志愿風采。
深化實踐育人,共繪青春藍圖
在表彰環節,向珅玓為80名“先進個人”頒發榮譽證書,并向大家提出三點希望:一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用“青言青語”講好黨的故事,通過榜樣力量影響更多青年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二是筑牢不懈奮斗之基,不斷加強學習,增強本領,把勤奮學習作為一種追求和態度,讓學習的燈塔始終照亮人生前行的道路;三是筑牢挺膺擔當之基,扎實學習專業知識,在經濟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等方面挺膺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