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始終把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作為鑄魂育人的首要任務,堅持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以“智慧紅匠”黨建品牌創建為牽引,以“三融”教工黨支部建設為核心,積極探索黨建與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深度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教工第一黨支部通過加強組織建設、創新黨建工作機制,創建黨建工作品牌,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學院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實施“三大工程”,打造“智慧紅匠”黨建品牌
教工第一黨支部始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建立健全支部工作規范,確保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支部通過實施“頭雁工程”“青藍工程”“質量工程”三大工程,打造“智匯紅匠”黨建品牌,全面提升黨員教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

“頭雁工程”注重發揮“雙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黨支部書記作為“雙帶頭人”,帶領支部黨員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形成了“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良好局面?!扒嗨{工程”通過“傳幫帶”機制,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教學科研氛圍。“質量工程”則通過培育“三育人”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等,激勵黨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爭當先鋒。
2021年,教工第一黨支部榮獲省級“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23年獲評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2024年入選全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2025年榮獲湖北省高職高專院校黨建研究會首屆黨建工作成果二等獎。




黨建與專業建設相融合,教學科研雙突破
教工第一黨支部將黨建與專業建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員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教學科研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支部黨員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模塊化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等,推動學院專業建設邁上新臺階。學院建成國家級骨干專業、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省級品牌專業、省級特色專業各1個,智能制造技術專業群獲批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獲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在教學科研方面,支部黨員教師主持、參與多項省級教研課題,獲批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立項1項(第二主持單位)。支部教師獲得省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全省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教學科研成果豐碩。



黨建與人才培養相融合,激活育人新動能
支部將黨建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三教改革”、技能大賽和就業創業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支部發揮黨員教師的思想引領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從第一課堂延伸至第二課堂,激發學生技能報國的熱情。
支部黨員指導學生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7項,“互聯網+”“挑戰杯”等國家級獎項3項、省級獎項6項。


支部還通過開展企業專家進校園、勞模進校園、志愿服務等活動,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榮譽感。學生彭學金被評選為湖北省“長江學子”,汪山獲得福建省南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感謝信,黃桂鋒獲得南陽市“優秀志愿者”稱號,充分展現了支部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成效。
黨建與社會服務相融合,對外服務顯擔當
教工第一黨支部將黨建與社會服務深度融合,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展現了支部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支部通過建立“教書育人、服務社會”的服務機制,整合校內外資源,成立黨員科研團隊,承接企業項目,為昱升光電等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技術培訓等服務,助力企業增收2000余萬元。支部黨員教師為鄂州中專等兄弟院校青年教師授課,受益100余人。支部組織師生為利川市100余村民提供茶葉病蟲害防治培訓,赴棗陽等地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受惠兒童200余人,充分展現了支部在社會服務方面的成效。

支部多名黨員教師擔任全國機械教指委專委會委員、湖北省機電工程學會理事等,積極參與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等3個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的研制工作,為職業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支部黨員教師為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師生、員工提供智能制造培訓,覆蓋400余人,被當地媒體宣傳報道;為柬埔寨、摩洛哥等國開展“中文+職業技能”課程輸出2門,課程標準被采納。

教工第一黨支部通過“三融”教工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機電工程學院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機電工程學院的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未來,機電工程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將繼續深化黨建工作創新,推動學院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