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婧雯/文 韓笑龍 徐琴/圖)為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人工智能學院積極響應號召,于3月精心策劃并推進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雷鋒月”系列志愿活動,通過校園實踐、社區共建、公益幫扶等,引導青年學子以腳步丈量責任,用行動詮釋擔當,繪就新時代雷鋒精神的青春畫卷。
學思踐悟,文明新風潤校園
3月9日,全院34個班級同步開展“傳承雷鋒精神,踐行青春擔當”主題班會。通過學習新時代雷鋒精神,觀看紀錄片《雷鋒的微笑》、分享身邊好人好事等形式,將雷鋒精神具象化。輔導員帶領學生逐條解讀《文明校園倡議書》,發起簽署行動,覆蓋師生1000余人次。
次日,人工智能學院組建“實訓室煥新小隊”,利用專業清潔設備對11間實訓室進行全面維護,清理公共區域雜物,規整實訓器材。活動中,志愿者劉少博感慨道:“擦亮的是設備,點亮的是匠心。”志愿服務的接力棒從課堂傳遞至實踐一線,讓文明之風吹遍校園角落。


青年聚力,共繪志愿新藍圖
為進一步展示優秀志愿者的動人風采,弘揚志愿服務精神,3月24日,學院舉辦首屆青年志愿者圓桌會議暨五四優秀志愿者評選活動。通過“服務時長統計”“項目創新性”“服務滿意度”三維度評選出多名優秀志愿者。
青協指導老師回顧了2024年取得的優異成績并部署了2025年工作規劃。她希望學生不忘志愿服務初心,傳遞溫暖,匯聚能量,讓校園充滿溫情和大愛;深化校社聯動、拓展幫扶領域;主動擁抱AI智能時代浪潮,推動“專業+”志愿模式,結合設備維護、技術科普等學科優勢,打造特色創新項目。


社區共建,攜手織就暖心網
3月10日至24日,人工智能學院先后組織40余名志愿者深入社區,聚焦居民公共需求,開展專項服務。在清江山水社區開展的“清掃家園”行動中,志愿者完成12個單元樓道雜物清運,顯著改善社區環境;以金地格林東郡社區為陣地,實施趣味課堂,發放親子閱讀指導手冊,確保活動安全有序開展;聯合中寶繪公司深入循禮社區,打造垃圾分類雙線宣傳,有效提升分類知曉率。學生累計服務時長逾百小時,校社聯動的專業化志愿服務模式獲得街道辦特別表彰,實現社區需求與高校資源的精準對接。


愛心接力,千里溫情一線牽
3月24日,人工智能學院“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務隊聯合筑夢公益行-童益相連,組織20余名志愿者在操場開展“微光成炬向陽而行”關愛留守兒童主題活動。活動分為線下擺展和線上宣傳兩部分。線下志愿集市活動吸引了多名師生熱情參與,大家捐贈了文學典籍、童話繪本、科普讀物,這批愛心物資已經過嚴格篩檢、分類打包,滿載著學校師生的關懷啟程。線上制作電子DIY明信片,為遠方的留守兒童送去真摯的溫暖與深切的關愛。傳統捐贈疊加數字創意,讓善意有了“雙向奔赴”的溫度。


人工智能學院“雷鋒月”累計開展活動15場,參與師生140余人次,服務總時長300小時。未來,學院將持續深化實踐育人模式,提升服務能力,讓志愿服務的“實踐學分”轉化為青年成長的“終身財富”,共同推動校園志愿服務向更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