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文利霞/文 李哲、葉方興、蘭怡盈、李婧雯、孟廣娟、馬勇/圖)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引領青年學子在知行合一中傳承勤勞美德,學校于4月28日至5月5日開展了勞動教育周活動,全校學生廣泛參與。
主題班會悟精神
各班召開“崇勞尚美 躬身于行”主題班會,同學們深入了解了勞動節的來歷和意義,分享了自身勞動故事和勞動感悟,探討了勞動教育與個人成長的深刻關系。通過主題班會,同學們深切體會到勞動者的艱辛,感受到勞動者的價值,認識到勞動教育對于培養社會責任感、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作用,紛紛表示,要把勞動奮斗精神傳承下去,以實際行動弘揚新時代的勞動精神,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


集體勞動展風采
各班學生開展了教室清掃、實訓室打掃、寢室清理、校園環境美化等集體勞動。大家齊心協力,分工明確,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學生們忙碌而認真的身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校園公共區域煥然一新,室內外環境溫馨宜人,同學們在實踐中激發了擔當作為的勞動熱情,端正了勤勉自持的勞動態度。


專業教育增技能
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將勞動教育深度融入專業教學,成效顯著。在湖北開放大學老年大學適老化項目改造中,教師們帶領學生積極投身實踐,精確測量每一個微小尺寸,確保精益求精;精心設計樓梯區域裝飾,悉心安裝樓梯扶手,確保美觀又安全。力求每一個環節親力親為,每一個細節盡善盡美,不僅讓學生精準掌握專業測量、施工安裝等專業技能,更使其深切體悟到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價值所在。

廣告藝術設計專業將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融合,通過組織學生參與2025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培育項目專業選拔賽暨《廣告策劃與文案創意》課程結課匯報等活動,將勞動精神全面融入課程育人和專業育人的實踐過程。在創新大賽備賽過程中,學生們走出校園,深入市場走訪業界代表,廣泛調研行業動態,深度盤點國家政策,集思廣益診斷痛點,通力協作創新設計,在反復打磨作品的過程中強化了勇于拼搏、追求卓越的勞動意志。

其他各專業的教師們也紛紛大顯身手,將“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敬業精神,吃苦耐勞、專注認真、勇于創新的工作態度納入專題教育,將勞動精神、勞動紀律、勞動安全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領會“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內涵與意義,在強化動手實踐、增長專業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弘揚開拓創新、砥礪奮進的時代精神。

志愿服務促成長
各學院組織志愿服務隊走出校園,進入周邊社區進行社區環境美化、開展“青果啟航”周末課堂,為兒童普及生活知識,通過以書換蔬等活動傳遞愛心和溫暖。在現代有軌電車站、珞雄路地鐵站也有一群湖科學子的身影,他們協助乘客指引路線、安全上下車,以專業且貼心的服務,維護站內良好秩序,為乘客的出行保駕護航。通過開展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加強了勞動在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紐帶作用,引導學生拓寬勞動視野,增強社會責任感與服務意識。


特色活動顯創意
各學院結合自身特點與優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成為活動期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人工智能學院組織學生于5月1日—5日赴辛亥革命博物院開展義務講解服務,累計服務時長120小時,接待參觀者800余人次。學生以“科技+歷史”的創新形式,配合生動講解,使觀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化對武昌首義精神的理解。活動期間收到觀眾留言好評,展現了我院學子科技報國的責任擔當。

藝術創意學院組織學生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為社區居民講解藍染、剪紙等非遺技藝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指導居民們現場體驗了剪紙、艾草錘和干花團扇的制作過程,讓非遺文化以更鮮活的方式走進大眾生活,充分展現了非遺文化特色與魅力,進一步體現了湖科學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的使命擔當和青春風采。

工商管理學院開展“積極領養綠植 共創美好未來”的活動,并精心組織環保知識競答,倡導綠植認養。

學校將繼續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從內容和形式上不斷豐富創新勞動教育的載體,推動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結合,讓學生在勞動中成長,在實踐中成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