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郭蕾吟/文 張超/圖)5月29日,學校“希翼”英語協會協辦的第三屆“希翼杯·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演講比賽在思政講堂舉辦。教務處、校企合作處處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公共課教學部主任出席活動,公共課教研室英語教師擔任比賽評委,100余名師生代表現場參與。

本次比賽以“The Power of Youth , Forging China's Future(青春力量,筑夢中國)”為主題,鼓勵參賽選手以英語為帆、以思想為舵,生動呈現當代青年勇立潮頭,爭做時代先鋒,在各領域取得耀眼成就的勵志故事。教務處、校企合作處處長在致辭中以石墨烯超導之謎破解者曹原、DeepSeek創始人梁文峰和宇數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等科研新銳為例,例證中國青年能夠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引領時代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寄語同學們用英語講述時代夢想,用思辨構建文化橋梁,用擔當詮釋青春風采。

入圍的二十六名選手聚焦科技創新、文化傳承、鄉村振興和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榜樣力量,通過流暢的英語表達、精準的理解闡釋、豐富的視聽語言展現對時代的洞察和思考,并就評委老師的現場提問進行即興回答。經過激烈比拼,王以諾、洪巧兒獲一等獎,陳子征、吳瑞、汪卓獲二等獎,雷浩然、常悅、徐佳睿、陳一諾、何佳妮獲三等獎,以及16名優秀獎。選手們嫻熟的英語表達、靈動的敘事技巧、自信的個人風采、沉穩的舞臺表現贏得了評委老師和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現場評委從演講內容、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和即興答問四個方面對選手們的整體表現作了綜合點評,充分肯定了參賽選手的優點,同時對共性不足提出了優化建議。在2024年國賽和省賽中斬獲殊榮的學生洪巧兒和楊秀丹以朋輩身份為同學們現場傳授了備賽經驗和心得。

近年來,我校持續開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品牌活動,引導青年學生以英語之聲,傳文化之魅,承民族之魂,通過語言教學與文化傳承的有機融合,推進英語課程育人實效。未來,學校將繼續以賽教深度融合為契機,進一步推進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思辨能力、數字化敘事能力和國際傳播能力,為講好中國故事培養更多兼具國際視野和中國內核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