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雷佳 文/圖)6月5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課教學部舉辦了師生急救能力專項培訓,來自各院系的百余名師生代表參與了本次活動。此次培訓旨在提升師生急救意識、增強急救技能,構建“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的校園安全防護網。

培訓特邀武漢長江救援志愿隊常務副秘書長袁國華、武漢市紅十字愛心傳遞公益服務中心培訓部部長陳麗琴和漢陽區紅十字救護培訓項目負責人彭玉三位專家聯袂授課與指導。培訓內容聚焦于校園內常見的急救場景,涵蓋心肺復蘇術(CPR)的操作規范、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使用方法、氣道異物梗阻的急救處理(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常見創傷的止血包扎技術等基礎急救技能。老師們通過深入淺出的理論講解和標準規范的動作示范,將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清晰易懂的操作步驟。

培訓現場,專家“手把手”示范和指導,現場師生借助模擬人教具、AED訓練機等專業設備反復練習急救步驟與操作要點,認真練習胸外按壓的深度與頻率、AED設備的規范使用,互相演練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施救動作,展示不同部位傷口的三角巾包扎技巧。大家表示,本次培訓填補了急救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空白,也增強了應對突發急救事件的應變能力?!耙郧爸辉陔娨暽峡催^心肺復蘇,覺得離自己很遙遠。這次親自動手練習,才知道正確的按壓方法有多重要。以后遇到意外,我也更有信心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了!”來自軟件技術學院的申同學感慨道。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公共課教學部副主任表示,此次培訓不僅是踐行“生命至上”教育理念的具體行動,更是落實校園安全教育的有效舉措。希望通過普及急救知識和技能,培養一支掌握基礎急救技能的校園“第一響應人”隊伍,確保當意外發生時,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能被有效利用,真正做到“救”在身邊。她鼓勵參訓師生不僅要做知識的獲得者,更要做技能的傳播者,帶動更多身邊人關注急救、學習急救,為構建平安校園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