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楊涵宇 文/圖)7 月 15 日至 8 月 2 日,機電工程學院匠心志愿服務隊赴宜昌市金安嶺社區,開展暑期 “三下鄉” 社會實踐活動。服務隊以 “基層服務”“童心守護”“科技啟蒙”“智慧助老”“安全宣講” 五大板塊為核心,為社區注入鮮亮的 “志愿紅”,生動詮釋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活動期間,累計服務超 300 人次,入戶走訪社區近千戶,重點聚焦 “一老一小” 群體提供針對性服務。同時掛牌 “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匠心志愿服務隊實踐基地”,為校社長期合作筑牢基礎,獲《湖北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引發良好社會反響。
校社聯合:青春力量賦能基層服務
活動期間,匠心志愿服務隊深度參與社區事務,與社區工作人員并肩推進兩項關鍵工作。一方面,志愿者走訪千余戶家庭,現場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及垃圾桶設置點位選址意義,同步收集居民投票意見;另一方面,通過宣傳網格員與樓棟長職責,助力基層民主選舉進程。
盛夏烈日炎炎,志愿者們頂著酷暑,以耐心與熱情搭建起社區與居民的“連心橋”,生動展現出青年參與基層服務的實踐智慧與擔當。


童心守護:多元啟蒙助力孩童成長
本次社會實踐恰逢金安嶺社區積極爭取到宜昌市“愛在開端”項目試點名額,服務隊積極參與并推動了該項目的啟動。志愿者們結合0—6歲孩童的生長發育特點,采用“口讀、手做、心悟、腦思”四維教學模式,通過兒歌朗誦、積木搭建、情景互動、紅色教育等內容,為社區內的嬰幼兒家庭傳遞更科學、更豐富的育兒指導與活動體驗。“玩中學”的模式深受家長好評,成為社區暑期活動的亮點。


科技啟蒙:趣味課堂播撒科學種子
暑期“愛心托管班”面向的是社區6-12歲兒童,前期服務隊成員結合自身專業特色,精心設計課程內容,涵蓋科技探索、工匠精神、藝術創作、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多個領域。機器人展示、太陽能小車組裝等實踐課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感受科技魅力,“兩彈一星”先進事跡宣講也激發出孩子們滿滿的愛國熱情。同時,志愿者們還化身“作業輔導員”,幫助孩子們解決學習難題,使托管班成為集“看護、學習、興趣”于一體的成長空間,在孩子們心中也種下一顆“科技”的種子。匠心志愿服務隊也在最后的結業典禮上獲得“優秀志愿者服務隊”稱號。


智慧助老:智能科普守護幸福晚年
學院同樣高度重視社區內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結合前期調查結果,省級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機電工程學院教工一支部書記熊小艷趕赴金安嶺社區,為社區的老年人上了一堂生動實用的智能手機使用課,課程設置特別涵蓋了安卓和蘋果雙系統。課程針對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關心的就醫、出行、防詐騙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講解,熊書記與志愿者們一起對在場老人提出的問題進行操作指導,確保大家能夠聽懂會用。現場不少人表示通過學習解鎖了很多新的手機功能,使得自己今后的生活更加方便。

安全宣講:防溺防蚊護航暑期生活
結合夏季溺水事件頻發、蚊蟲叮咬嚴重等特點,匠心志愿服務隊與社區少年警衛隊、兒童議事會、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通過情景模擬、制作視頻等方式,向社區居民宣傳危險水域識別、如何自救互救、如何防蚊等相關方面知識,用新穎形式筑牢暑期安全防護網。

7月24日,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教工一支部書記在金安嶺社為社區授牌“湖北科技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匠心志愿服務隊實踐基地”,金安嶺社區書記陳靜、宜昌市西陵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謝登彪、夜明珠街道副主任張愉和共同出席儀式。學院黨總支書記表示,此次是校社聯動的生動實踐,既發揮高校專業優勢,又錘煉學生服務能力,未來將依托優質教育資源,與社區共豐居民生活、共建和諧社區。


近年來,機電工程學院匠心志愿服務隊深入省內多地開展暑期“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累計服務青少年學生千余人次,贏得了廣泛好評。未來,學院將繼續努力拓展實踐平臺,讓“匠心”精神在服務社區、奉獻社會的生動實踐中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