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高雅芯/文 曾倩/圖)5月28日上午,校黨委副書記何平在思政講堂主講了“新質生產力與職業教育發展”專題思政課,2023級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全體學生、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電信工程學院相關負責人聆聽了本次授課。
課堂上,何平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作為開篇,引發同學們思考。圍繞“新質生產力的提出背景”,何平詳細介紹了2023年全國經濟發展成績單,結合C919大飛機、國產首艘大郵輪、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等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成果,深刻闡述了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他還從國內、國外兩個維度出發,運用詳實數據、典型案例,引導同學們綜合看待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六大困難”和“四大風險挑戰”,了解我國具備應對種種困難挑戰、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發展優勢。

講課中,關于“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這一問題,何平帶領學生探討該概念的提出過程、科學內涵、主要特征,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圍繞“新時代職業教育學生應當如何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這一問題,何平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回應學生關切,從信心與信念、敬業與專業、理論與實踐、務實與創新四個角度,鼓勵新時代的青年應當把握機會,懷抱技能報國之志,踐行技能成才之舉,努力成為一顆永不生銹且無以替代的螺絲釘。
同學們表示課堂充實緊湊、干貨滿滿,何書記的精彩講授,幫助大家充分認識了國內外發展大勢,加深了對“新質生產力”熱詞的理解,今后要繼續強化個人本領素質,主動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變化,為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